電競椅符合人體工學嗎

電競椅符合人體工學嗎?

近年電競業盛行,亦都衍生了很多週邊的產品,例如市面上都推出了很多電競椅,有多個款式選擇,令人眼花暸亂,那麼應該如何挑選一張合適的椅,令到用家可以長時間工作或者享受娛樂呢?

其實挑選一張合適的座椅很重要,一日坐著的時間最少有8個鐘,其實和睡在床上的時間差不多,最理想就當然是選擇一張人體工學椅,可以給用家腰部承托,令用家可以更舒服地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,這也是一張人體工學椅最有價值之處,那與電競椅比較,那一個會較好呢? 要怎樣挑選呢?

挑選一張合適椅子從四個方向著手 :

腰部承托 

一張椅子最重要就是腰部充足的承托,腰部承托越充足,脊椎所承受的壓力就相對減低。一張人體工學椅的設計往往都會比較著重腰部承托,在用料和設計上都會比較講究,會根據人的體型去設計椅子,務求令用家可以有更充足的承托 。

電競椅的腰部承托大多是有一個軟軟的腰枕放在椅子上,軟綿綿的腰枕未切能夠提供充分的承托,也未能減輕脊椎所承受的壓力。

座位高度

最理想的座位高度就是雙腳可以平放在地下,腳與地面成90度,那椅子可以升降的話,就可以因應每個用家的高度而有所調較,有需要的話更可以加一個腳踏。

人體工學椅和大部份的電競椅都是可以調較座位高度,令到用家可以自由調較合適的高度,適合不同身型的人士使用。

座位深淺度

一張椅子的深淺度很重要,有人會喜歡比較深的座位,因為覺得可以舒服一點,但如果椅子太深的話,腰部就未能貼到椅背,椅背就不能承托到下腰。

最理想的座位深淺就是讓雙腳平放在地下,座位與膝頭後面有3隻手指至1個拳頭的距離,所以人體工學椅一般都可以調較座位深淺度,適合不同人士坐;相反,縱觀各款電競椅,它們的座位都是比較深,也很少可以調較座位深淺度,很多時候都讓人坐起來的時候未能達到理想的距離,令到腰部就未能貼到椅背,發揮不了應有的效果,若長時間坐的話,就會愈坐愈累。

頭枕設計

頭枕並不是必需的,其實當我們坐直工作的時候,是不會用到頭枕,頭枕只是在休息想後靠的時候才會用得到,有人喜歡承托頭部不同的位置,有人喜歡承托頸部,最重要是調整到自己舒服的位置,頭枕可以調較高度和傾斜度的話就最能方便用戶自由調較。人體工學椅一般都可以調較頭枕的高度和傾斜度,令用家可以舒服地使用;但電競椅的頭枕一般都是連接著椅背,調較的程度就相對比較少。

一張合適的椅子真的會有效提升工作效率,所以揀選椅子尤其重要,大家都可以因應自己的身型和要求而選擇,最好當然要自己親身試過才購買。